————走進中國科技館紀實
為學習借鑒先進的科普技術,加強公司科普基地建設,提升科普工作水平,12月11日公司科協組織科普工作人員參觀了中國科技館新館。
中國科技館新館坐落于國家奧林匹克公園中心區內,外形酷似“巨型魔方”。步入一層大廳,立刻映入眼簾的是一扇巨大的“機械墻”。這面墻極有形式感,看起來像一個機械主題的浮雕,但卻可以運動。仔細看,發現墻面的內容并不是隨意的堆砌,而是有意地選擇了幾種能夠轉換運動方式的機械結構,比如連桿-曲軸機構、快門機構、萬象聯軸節等等。二層公共區域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三具恐龍化石。除了恐龍,氣泡成像和動態變形墻也是二層公共區域的亮點。氣泡成像靠機械電子裝置在適當的時候釋放氣泡,這樣氣泡在上升過程中就能形成各種圖案和文字;而動態變形墻利用一系列氣動結構讓一面墻像波浪一樣動起來,甚是驚人。三層展示區的總標題就叫“科技與生活”,分別介紹了交通機械、農業、健康、居住和信息傳播中的科技。看過三層的展廳,親身體會科技對人類生活的巨大作用,參觀者來到四層“挑戰與未來”主題展廳。能源技術、材料技術、基因技術、太空技術、海洋科學是會對未來發展產生重大影響的科學技術,而基因技術與干細胞技術同屬生命科學領域,成為公司科普工作者參觀學習重點,使大家深受啟迪。
協和干細胞科普基地于2006年被命名為“天津市科普教育基地”,成為全國唯一的以“普及干細胞科學知識”為主要內容的科普教育基地。多年來,基地不負眾望,以“珍惜生命資源 關愛身體健康”為活動主題,以“天津臍血庫公眾開放日”為主要活動形式,面向全國各地乃至國際公眾人群尤其是廣大青少年普及生命科學知識,展示最新的科技動態和科技成果。今年8月,公司總結多年市級科普教育基地工作經驗,參加了“全國科普教育基地”的認定工作,并順利通過專家組評審。
通過到中國科技館這樣規模大、技術新的科普教育基地觀察體驗,使公司的科普工作人員開闊了視野,拓展了思維,學習了不少建設科普基地的經驗,為進一步加強公司科普基地建設,提升科普教育水平打下了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