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血及成分輸血常識
1)慢性貧血病人無須緊急處理,應積極尋找原因,針對病因治療,不輕易輸血;
2)慢性貧血病人的貧血是緩慢發生的,多數病人已通過代償能夠耐受Hb降低。因此,Hb及HCT的高低不是決定輸血的最好指標,而要以癥狀為主,無明顯貧血癥狀者可暫不輸血;
3)慢性貧血病人不存在血容量不足的問題,有輸血指征者只能輸紅細胞,無須輸全血。選擇何種紅細胞制品要根據病情決定;
4)慢性貧血病人的輸血指征:①Hb小于60g/L或HCT小于0.18,伴有明顯貧血癥狀者(遺傳性血液病患兒在其生長發育期,輸血指征可放寬);②貧血嚴重,而又因其它疾病需要手術者或待產孕婦。
二.為何現在不提倡輸全血,而提倡成分輸血?
1)全血中除紅細胞外,其余成分濃度低,有的已喪失功能或活性,起不到治療作用;
2)全血中主要有效成分是紅細胞,其療效與紅細胞相似,而不良反應卻比紅細胞多;
3)成分輸血有很多優點,最主要的優點是濃度高,針對性強,療效好,不良反應少。
三.輸全血有哪些主要缺點?
1)大量輸全血可使循環超負荷。因為全血中的血漿可擴充血容量,所以血容量正常的病人輸血量過大或速度過快可發生急性肺水腫;
2)由于全血中細胞碎片多,全血的血漿內乳酸、鈉、鉀、氨等成分含量高,故全血輸入越多,病人的代謝負擔越重;
3)輸全血比任何血液成分更容易產生同種免疫,不良反應多。因為人的血型十分復雜,同種異體輸血,尤其是輸全血,將有大量的抗原進入受體者體內產生相應抗體,導致輸血不良反應或輸血無效。
四.在什么情況下可以輸全血?血容量不足且有進行性出血的急性大量失血病人可以考慮輸部分全血。全血能同時提高血液攜氧能力和補充血容量。臨床適用全血的情況并不多見。
五.哪些病人不宜輸全血?1)血容量正常的慢性貧血病人;
2)低血容量已被糾正的急性貧血病人;
3)心功能不全或心力衰竭的貧血病人;
4)年老體弱及嬰幼兒的慢性貧血病人;
5)需要長期和反復輸血病人;
6)由于以往輸血或多次妊娠已產生白細胞抗體的病人;
7)因血漿蛋白致敏引起蕁麻疹反應,甚至重度過敏反應的病人;
8)可能施行骨髓移植或其它器官移植病人。
六.全血有增強機體抵抗力和補充營養的作用嗎?全血的血漿中雖然含有白蛋白、免疫球蛋白以及多種抗體,但含量不多,起不到增強抵抗力的作用,也解決不了營養問題。
七.什么是成分輸血?有何優點?簡單地說,成分輸血就是根據病情需要,有選擇地提取血液中的某種成分輸給病人。成分輸血的優點是一血多用,節約用血,制品濃度與純度高,療效好,最大限度地降低輸血不良反應及疾病的傳播。
八.輸紅細胞的適應癥有哪些?1)各種血容量正常的貧血病人:幾乎所有的慢性貧血都是血容量正常的貧血,有輸血指征者都應輸注紅細胞,而沒有必要輸全血;
2)急性出血或手術失血低于1500ml者:這些病人可在應用晶體液及膠體液補足血容量的基礎上輸住紅細胞。失血超過1500ml者需要與其它血液成分制品配合應用;
3)心、腎、肝功能不全者;
4)小兒和老人需要輸血者;
5)妊娠后期伴有貧血需要輸血者;
6)一氧化碳中毒者。
轉自: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學研究所血液病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