臍帶血及臍血庫國際發展前沿
一、全球臍血庫和臍帶血移植現狀
臍帶血移植自1988年的第一例發展至今已經經歷了20多年,全世界以臍帶血來源的干細胞進行移植的臨床案例逐年增加,最新數據顯示,截止至2013年全世界范圍內臍帶血移植的治療案例已經累計達到40000例以上。
自上世紀90年代全球第一家臍血庫成立以來,世界范圍內已建立臍血庫近300家,臍帶血儲存量已經達到372萬份,其中家庭庫存量為307萬份,公共庫65萬份。在美國,33家家庭庫保存了115萬份臍帶血,30家公共庫臍帶血儲存量為21萬。在我國,自2002年第一家臍血庫成立至今,家庭庫臍帶血自體儲存量約為57萬份,公共庫臍帶血捐獻量有7.5萬份。
美國臍帶血應用超過6000例,并每年以1200例的速度增長。在我們的鄰國日本,臍帶血移植數量已超過10000例。日本的臍帶血移植治療發展速度驚人,全國50%以上的造血干細胞移植為臍帶血移植。臍帶血移植的數量幾乎等同于骨髓移植的數量,其中成人臍帶血移植的成功率高于無血緣骨髓移植。
而在我國,根據全國正規合法的七家臍血庫發布的數據統計,我國臍帶血臨床移植數量約在3000例左右。從應用數據來看,每年的臨床應用保持明顯上升趨勢。
近幾年,美國、日本臍帶血每年移植量均超過1000例
歐美成人臍帶血移植量超過兒童
二、臍帶血造血干細胞可治療的疾病
血液惡性腫瘤 |
骨髓異常 |
免疫缺陷疾病 |
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
先天性粒細胞缺乏 |
嚴重自體免疫性疾病 普通變異型免疫缺陷病 |
中性粒細胞疾病 |
組織細胞疾病 |
紅細胞疾病 |
Chediak-Higashi 綜合征 |
家族性噬血細胞性淋巴組織細胞增生癥 |
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 |
血小板疾病 |
其它惡性腫瘤 骨髓移植失敗補救 |
|||
血小板無力癥、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
乳腺癌、骨肉瘤、神經母細胞瘤 |
|||
代謝性疾病 |
||||
天冬氨酰葡萄糖胺尿癥 |
小兒蠟樣脂褐質沉積癥 |
戈謝病 |
Neiman-Pick 病 |
|
數據來源:http://cordbloodbank.corduse.com
三、臍帶血臨床試驗研究現狀
隨著臍帶血干細胞研究的進展,未來使用臍帶血干細胞治療領域不斷擴展。
截止到目前為止,在美國國立衛生院(NIH)注冊與臍帶血相關的臨床研究共932項,包括血液系統及非血液系統疾病,其中東亞有95項。
數據來源:美國國立衛生院(NIH)http://www.clinicaltrials.gov/ct2/results/map?term=cord+blood
1、正在臨床試驗治療的疾病
下表列舉目前正在進行的臍帶血干細胞的臨床試驗治療的病種。這些疾病治療已證明安全性,但還沒有形成標準化治療方案,最佳劑量及最佳治療方案仍在研究中。
紅斑狼瘡 Lupus Lupus erythematosus |
溶酶體貯積病 Lysosomal Storage Diseases |
克羅恩氏病 Chrone’s disease |
I型糖尿病 Diabetes Type 1 |
自閉癥 Autism |
尤文肉瘤 Ewing Sarcoma |
腦癱 Cerebral palsy |
乳癌 Breast Cancer |
脊髓損傷 Spinal cord injury |
腎癌 Kidney Cancer |
聽力損傷 Hearing Loss |
腦瘤 Brain Tumour |
缺氧缺血性腦病 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 |
睪丸淋巴瘤 Testicular Lymphoma |
阿爾茲海默爾病 Alzheimer's Disease |
先天性心臟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
肌萎縮側索硬化征 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
重癥肢體缺血 Critical Limb Ischemia |
艾滋病 HIV |
柏格氏病 Buergers disease |
腎上腺腦白質營養不良 Adrenoleukodystrophy |
軟骨修復 Cartilage Repair |
2、臨床前試驗
實驗室進行的體外細胞培養、動物實驗或動物模型等,研究臍帶血干細胞在治療該病種上是否有臨床試驗進一步發展/發展的科學價值。
先天先天性腦積水 Congenital hydrocephalus |
帕金森病 Parkinson’s Disease |
亨廷亨頓氏病 Huntington’s Disease |
中風 Stroke |
肝硬肝硬化 Liver cirrhosis |
外傷性腦損傷 Traumatic Brain Injury |
四、臍帶血、臍血庫問答
1、臍帶血在臨床上的意義只限于血液病人嗎?
不是的。臍帶血的臨床應用可分為臍帶血造血干細胞移植和再生醫學兩個領域。
從目前全球自體臍帶血移植案例來看,臍帶血造血干細胞移植領域排在第一位的血液系統疾病,如再生障礙性貧血、白血病等,這也是目前我國國家衛生計生委(原國家衛生部)唯一批準的可用于臨床移植治療的第三類醫療技術。臍帶血干細胞在再生醫學領域應用排在第一位的是神經系統疾病——腦癱、腦損傷等,其次是糖尿病等自體免疫性疾病。而異基因臍帶血移植涉及到的疾病更是多達80多種。所以說,臍帶血具有廣泛的臨床用途。
我們知道臍帶血中含有大量的干細胞,這些細胞除了能分泌許多細胞因子外,還會在一定條件下通過技術處理分化出很多功能細胞,我們還可以把它做為靶細胞,通過基因處理,使它最有效地應用于人類健康,未來醫學研究突飛猛進,我們將受益于更多的醫學發現。
2、為什么家庭庫自體儲存要設定基本的血量指標?為什么低于標準最好也要選擇?
臍帶血量是間接反映有核細胞數的指標,根據經驗臍帶血量達到標準數就能滿足移植需要,但不是決定性指標。參考“紐約血液中心”(NYBC)國家臍帶血庫血量>50ml的標準(2000年FDA備案)。所以網絡一直流傳的臍帶血血量不夠,只能用于23公斤以下兒童的說法是片面和不科學的,決定是否夠量的指標是臍帶血中干細胞的數量,家庭庫自體移植應用,因屬于自存自用沒有排異反映,效果要遠遠好于非血緣關系異體移植。臍帶血干細胞未來的科學研究發展迅速,即使不能夠達到移植的血量標準,但在再生醫學及輔助治療等方面仍然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
3、國際上有哪些臍帶血庫之“最”?
自1988年法國首例臍帶血移植成功治療范可尼貧血以來,人們逐漸認識到臍帶血的重要用途。為了把這一寶貴的生物資源保存下來,服務于公眾的公共臍帶血庫和服務于個人及家庭的家庭自體臍帶血庫開始在全球各地陸續建立。
截止2012年,全球已建立公共臍帶血庫54家,自體臍帶血庫233家。這些臍帶血庫中誰規模最大,誰最具實力,誰是臍帶血庫的鼻祖,讓我們來一一了解。
【第一家公共臍帶血庫】
New York Blood Center(NYBC)紐約血液中心臍血庫
NYBC是全球最大、最早的臍帶血庫,已有20多年的歷史,是Netcord國際臍帶血庫網絡的創始成員。截至2012年底,NYBC存儲臍帶血超過60000份,提供臨床移植超過4900例,一直以來,是全球最富聲望的臍帶血庫。
【存儲量最大的自體臍帶血庫】
Cord Blood Registry(CBR)
位于美國亞利桑那州的CBR,是提供家庭個體臍帶血儲存業務的臍帶血庫,也是目前為止世界上存儲量最大的臍帶血庫。截至2012年3月,CBR已經存儲臍帶血400,000份,并已提供自體和親緣關系臍帶血移植200份。
【運營時間最早的自體臍帶血庫】
Cryo-Cell Cord Blood Bank
Cryo-Cell是世界上最早開始運營的家庭庫自體儲業務的臍帶血庫。成立于1989年,1992年開始自體儲存臍帶血業務。目前已經為個人及家庭儲存了240000份臍帶血。
【亞洲臍帶血庫聯盟的核心成員】
天津市臍血庫Tianjin Cord Blood Bank
天津市臍帶血造血干細胞庫以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學研究所、實驗血液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為技術依托,首批經衛生部批準設置并通過其執業驗收(許可證號:衛臍血干細胞庫字【2002】第002號),同時也是亞洲臍帶血庫聯盟的核心成員,并在國內率先制定了臍帶血庫數據管理系統,首家通過法國國際質量認證有限公司 ISO 9001:2000 認證,是國內唯一的、最高等級的國家干細胞工程產品產業化基地(計高技【2000】1823號)的專有庫和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