臍帶血,不該質疑的“救命血”
近日,一位身患白血病的年輕媽媽,接受臍帶血移植后,從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血液內科康復出院。該科丁家華主任也對關于臍帶血的幾點爭議作出回應。
丁香(化名)29歲,來自安徽和縣,今年初確診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主管醫生余正平介紹,在中華骨髓庫配型失敗后,臍帶血是最后希望。丁香說:“當初捐獻臍帶血的人救了我的命。”
臍帶血是胎兒娩出、臍帶結扎并離斷后殘留在胎盤和臍帶中的血液,含有一定數量的造血干細胞。
丁家華表示,不允許跨省采集應該是出于安全考慮,采集到的臍帶血會進行病原微生物、細胞活性、有核細胞數量等一系列檢測,最后在零下196攝氏度的液氮罐中長久保存,理論上來說可以永久儲存。
采訪中,專家認為,臍帶血造血干細胞可以治愈有些疾病,例如白血病、免疫系統方面的疾病等,儲存下來的臍帶血可以保障孩子和家人的健康,如果您的寶寶需要造血干細胞移植,寶寶自己與臍帶血中的造血干細胞是100%配型相合的,另外,寶寶與父母有50%的配型相合率;兄弟姐妹之間也有25%的配型相合率。
丁家華說,臍帶血雖然量少,但這種“種子”年輕,免疫系統處于最原始階段,移植后排異反應相對小。而且,臍帶血以實物形式儲存,相比去中華骨髓庫找造血干細胞,等待的時間短,也不會發生“悔捐”。臍帶血是“救命血”,向公共庫捐獻臍帶血能救助更多的患者,這種大愛不應被質疑。(來源:新華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