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源協和將與諾獎得主打造國際細胞生物治療研發平臺
9月19日下午,2007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世界著名干細胞生物學家、哺乳動物基因學教授、英國卡迪夫大學校長馬丁?伊文思爵士一行參觀了中源協和旗下天津市臍血造血干細胞庫。參觀活動結束后,馬丁與中源協和達成合作意向,將依托天津市臍血庫暨國家干細胞工程產品產業化基地平臺,共同打造國際頂級的細胞生物治療研發平臺。這是繼2011年雙方簽署顧問協議以來,馬丁爵士第五次到訪中源協和進行技術指導。
馬丁.伊文思爵士是國際生物醫學工程領域的學術泰斗。2007年,其從小鼠胚胎中第一次成功分離出未分化的胚胎干細胞,該項實驗的成功為“基因靶向”技術發展拓展了空間,這一先驅性研究為干細胞的應用提供了堅實的基礎。馬丁.伊文思因此榮獲了當年的諾貝爾獎。近年來,馬丁.伊文思的研究領域還包括:通過對自體干細胞的擴增,實現對心臟疾病長期持久的治療效用;運用間充質干細胞向心肌細胞、血管內皮細胞的高效分化,促進心肌梗塞后損傷的心肌細胞再生并恢復血管供血功能等。
馬丁·伊文思爵士2011年即被中源協和聘為首席科技顧問,雙方在干細胞技術的治療研究以及新一代干細胞治療產品與技術開發應用方面展開了深度合作,如引進高純度的間充質干細胞高效定向分化技術,用于提高干細胞對在心臟病、糖尿病、骨病、風濕等相關疾病的治療效果。
在天津臍血庫參觀過程中,馬丁·伊文思與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病醫院淋巴腫瘤診療中心主任、天津市臍帶血造血干細胞庫主任邱錄貴教授進行了深入交流。
邱錄貴介紹,臍帶血中含有大量可以重建人體造血和免疫系統的造血干細胞,它會分化成人體的各種細胞——血液細胞、神經細胞、骨骼細胞等。臍帶血已成為世界公認的造血干細胞的重要來源。天津臍血庫已提供384份臍帶血供379患者用于臨床治療,始終保持國內干細胞行業的領軍優勢。
馬丁·伊文思強調,在眾多干細胞種類中,造血干細胞是唯一能治愈多種疾病并得到醫學界公認的細胞,其研究成果一直引領著整個干細胞移植和再生醫學的發展。他充分肯定了天津臍血庫10多年來的發展成績和取得的技術成果,希望能與天津臍血庫在干細胞研發與應用方面深入合作。
據介紹,中外技術團隊將依托國家干細胞工程產品產業化基地平臺,搭建國際干細胞資源頂級研發平臺,實現共享平臺、臍血干細胞擴增和分化技術研究項目、臍帶血的綜合利用、臍血干細胞基礎上的基因轉導應用等四大項目的研究與應用工作。
中外科學家將深入探索科研與市場經濟結合的新途徑,通過以市場為導向的產業化運作,向產業下游提供成果轉讓,逐漸形成以干細胞生物技術的研究開發、技術創新和產業化為一體的國家基地,創造研發成果與產業化相結合的有效形式及新機制,為我國科研體制改革、科研與產業結合樹立創新示范典型。
(文章來源于:新浪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