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熟雌鼠卵巢中仍有可以轉化成卵子的干細胞
來源:新華社 |
美國科學家在最新一期《自然》雜志上報告說,他們從成熟雌鼠卵巢中分離出可轉化成卵子的干細胞,這一發現為“雌性哺乳動物終身都可排卵”的理論提供了依據,也可能打破女性天生具有定量卵子的科學定論。
科學理論認為,女性在出生時兩側卵巢有70至200萬個原始卵泡,青春期約有4萬個。從青春期開始,卵巢在垂體周期性分泌的促性腺激素的影響下,每隔28天左右有1個卵泡發育成熟并排出1個卵子。人一生約排卵400余個,其余卵泡均于不同年齡退化為閉鎖卵泡。更年期結束后,所有卵泡均已封閉,女性不再排卵,也就沒有了生育能力。而其他的哺乳動物也遵循類似的生理規律。 但是,哈佛大學醫學院的科學家最近在成熟雌鼠的卵巢中發現一種干細胞,這種干細胞具備能夠轉變為卵子的遺傳特征。科學家稱,他們從一個雌鼠子宮內可以獲得150至200個類似干細胞。 研究人員還在雌鼠體內發現一種控制這種干細胞活動的基因。如果通過遺傳技術使這種特殊的基因“沉默”,那么雌鼠成熟后卵巢內的卵泡數量就比普通的雌鼠高40%。他們還發現了老鼠體內有一種名為“GSA8”的分子,將這種分子注入即將進入青春期的雌鼠體內,它們卵巢內卵泡的數量便可達到正常值的兩倍。 科學家認為,人體內可能也存在這種與老鼠類似的生理機制。倘若如此,就可以為癌癥患者、絕經婦女、卵子數少的婦女提供一種革命性的生育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