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干細胞治療克羅恩病
來源:未知 |
采用干細胞療法對很多嚴重疾病的治療方式都產生了革命性的改變。這既是細胞療法和再生治療的基礎,也是生物醫學最新的研究進展
傳統治療受困 克羅恩病與潰瘍性結腸炎都屬于應激性腸病的范圍。該病為慢性遺傳性疾病,是由于患者的免疫系統對自身腸內菌叢不耐受所致,從而導致持續的異常炎癥應答。結果就是在消化道不同部位出現炎癥以及潰瘍,導致了該病各種癥狀的出現。該病進展的結果是,在患者一生中都會出現不可預知且不斷變化的發病,并且因其所涉及腸道部位和患者對相應治療方法的應答情況不同,該病的癥狀也會不同。 克羅恩病通常在18~40歲之間的年輕人內更為常見,對該病的診斷通常比較困難,因為其癥狀與其他消化道疾病的癥狀非常相似,包括腹痛、腹瀉、嘔吐、惡心、發熱、全身不適等。患者的生活質量和該病的嚴重程度相關,絕大多數病情嚴重的患者很難進行正常的日常生活,因為克羅恩病腸道癥狀通常都非常劇烈且發作頻繁,致使患者的日常生活受到嚴重干擾。 在反復發作的嚴重病例中,克羅恩病的治療有以下幾種方式。首先,醫生會選擇皮質激素以及免疫抑制劑和生物藥物控制炎癥性過程,并預防該病的并發癥,例如,腸內狹窄或者瘺。但是,在疾病的發展過程中,由于藥物治療失敗,有高達70%的嚴重患者都需要進行手術切除被疾病侵害的部分。有時手術治療對患者來說非常具有侵害性,甚至需要切除大部分的結腸或者小腸,從而會對小腸食物消化的功能產生相當的影響,導致患者生活質量以及身體形象(手術后患者通常需要攜帶結腸造瘺袋)的惡化。因為這些原因,研究人員開始積極尋求新的治療方法,以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以及治療后的生活質量。
細胞療法浮出 目前,在干細胞研究領域,將患者體內某些受損組織內的細胞替換為患者自身的其他新細胞已經成為事實。基于此項進展,巴塞羅那的一家醫院正在研究一項使用干細胞治療克羅恩病的創新細胞療法。這一治療方法以患者自身骨髓移植為基礎(患者接受自己干細胞移植),目前可以作為這一慢性腸病治療的新選擇。 此研究中,研究人員對患者進行平均隨訪期為6年的這一細胞療法治療后,80%接受了干細胞移植的患者都處于疾病的完全緩解期,而另外20%的患者在移植后癥狀都有了可觀的改善,并且也都對藥物治療顯示出了良好的應答。該醫院自2008年8月起開始使用再生細胞療法治療克羅恩病患者至今,共有6例患者從這一新的治療方法中受益,其中3例已經完成了治療并處于隨訪階段,其他3例處于治療的不同階段。這一移植手術需要患者住院數周,以做好接受移植自己干細胞的各種準備。 與此同時,在美國,已經在12例患有嚴重克羅恩病的患者中使用了這一新的治療方法,其中11例患者都得到了很好的治療效果。在意大利,有4例患者使用了這一新療法,其中3例患者在移植后也顯示出了極好的治療效果。隨著國際上這些成功治療病例的出現,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患者選擇此種治療方法,來攻克這一既往幾乎不能治愈的疾病。
相關鏈接<<< 自體干細胞移植操作步驟 發現適合的病例(對藥物或者手術治療都無應答的患者)后,對患者進行自體干細胞移植術治療,以期重設免疫系統進而預防其對腸內菌群進行攻擊。這一手術需要大約2個月的時間,包括6個階段: 初期化療[環磷酰胺+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在這一初始階段,會誘導患者血液內白血球減少。 將干細胞轉移到血液:在之前進行的免疫抑制之后,機體會釋放骨髓內的干細胞進入血液內,這些就是之后需要進行移植的細胞。 通過血漿分離置換法收集干細胞:血漿分離置換法是可以分離血液各種成分的技術。在這一階段,之前從骨髓轉移到血液內的干細胞將從血液中被分離出來。 低溫儲存干細胞:通過血漿分離置換法收集到的干細胞被冷凍保存直到患者進行移植使用時。 二次化療:在這一階段內,誘導完全白細胞減少,使免疫系統內沒有白細胞,準備使用干細胞移植進行免疫系統重設。 自體干細胞移植術:患者接受自己體內收集到的干細胞移植,使免疫系統被重設,從而達到克羅恩病腹部炎癥情況減輕或者緩和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