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提出干細胞研究及應用須發展和監管兩手抓
本報訊(記者馮國梧)作為干細胞研究大國,中國干細胞研究及應用應該如何抓?專家表示,要發展和監管兩手抓,對成熟的技術要大膽地推進,使其盡快產業化,造福人類。
記者從9月24日至25日在天津濱海新區召開的2010細胞治療研究進展與臨床應用前沿研討會上了解到,近年來我國干細胞研究進展迅速,已成為干細胞研究大國。今年初加拿大cLaughlin-Rotman全球衛生中心發表的研究報告顯示,中國在世界上對干細胞研究貢獻最大的國家中排名第五,僅次于美國、德國、日本和英國。
參加會議的專家告訴科技日報記者,我國干細胞研究在許多領域幾乎與世界同步,有的甚至走在了世界的前列。然而由于干細胞研究及其應用屬于世界前沿領域,沒有管理經驗可以借鑒。在如何發展和監管干細胞應用上,至今是仁者見仁,意見不一,國家尚未頒布一套科學的管理辦法,致使科技界焦急,病人焦急,干細胞企業焦急,相關監管部門也焦急。
全國政協常委、中國醫學科學院國家干細胞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韓忠朝說,我國的細胞治療技術及其產業發展應遵循“發展監管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原則。發展什么?首先要發展造血干細胞技術、間充質干細胞技術、內皮干細胞技術、細胞免疫治療等已證明是安全有效的成體細胞療法。政府應堅定不移地支持將這些技術迅速、科學地用于臨床,以滿足數以百萬計患者的需求。其次應有區域規劃地建設若干個治療用干細胞庫,包括胎盤臍帶干細胞庫和其他成體干細胞庫,使我國巨大的干細胞寶貴資源得以有效保存,同時保證臨床用干細胞的質量。應大力支持企業進行干細胞藥品的研發,盡快建立藥品級干細胞制品的生產質量管理體系及相應的標準。同時,繼續支持胚胎干細胞、誘導性多能干細胞和其他基因操作干細胞產品的研發,期待在追蹤中有所創新。監管什么?主要監管未經證實是安全、有效和無倫理問題的干細胞療法的濫用,應“分類管理、抓重放輕”。所謂分類管理就是干細胞療法應按所使用干細胞分離、處理和加工制造的狀態進行分類管理。所謂抓重就是應抓干細胞來源、干細胞制品質量和醫學倫理這三大重點。放輕主要指放寬那些已經證明是安全、有效的干細胞療法,如造血干細胞移植,限定條件制備的間充質干細胞移植,使之得以推廣應用。
韓忠朝還建議,要盡快設立專門的國家細胞制品審評中心,配備足夠的專業人員,使細胞制品的審評寬緊有度,管理法規科學透明。同時鼓勵與科技創新者反復協商、彼此互動,依據科學的最新發展不斷完善我國細胞治療技術的發展和監管體系。
文章來源:科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