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臍帶血細胞有望改善患阿爾茨海默癥?
2015年,阿爾茲海默癥協會發布一組數據:目前,全球共有4,400萬例阿爾茲海默癥患者,預計2050年,將漲至13,500萬例。這個數據是龐大的,數據背后的治療費用對于普通家庭來說可能會不堪重負。雖然對阿爾海默癥的病理、醫療研究多年,但是進展緩慢。目前尚沒有明確的藥物根治。
然而,以動物模型進行細胞治療試驗發現,人類臍帶血細胞(HUCBCs)能夠改善患病老鼠的部分認知缺陷,減少β-淀粉樣蛋白的沉積。這無疑對阿爾茲海默癥的研究帶來了曙光,提供了新的治療思路和方向。
外周血單核細胞清除β-淀粉樣蛋白,改善認知能力
β-淀粉樣蛋白,由淀粉樣前提蛋白(APP)水解而來,在大腦積聚沉淀會對腦神經致以毒性作用,是阿爾茲海默癥檢測的典型指標。
來自于美國、中國和日本的研究團隊證實,外周血單核細胞能夠有效清除患病老鼠大腦中的β-淀粉樣蛋白沉積。但是,臍帶血細胞對β-淀粉樣蛋白的作用機制還不知道。
文章作者、南佛羅里達大學Rashid實驗室神經發育學博士Donna Darlington表示:“我們之前報道,HUCBCs能夠治療炎癥,清除β-淀粉樣蛋白,減緩患阿爾茲海默癥老鼠的癥狀。這項研究中,我們試圖弄清楚外周血單核細胞作用于β-淀粉樣蛋白的機制。”相關研究成果即將發表于《Cell Transplantation》期刊。
研究人員通過臍帶血細胞治療患阿爾茲海默癥的老鼠,對治療后老鼠的行為特征、生理生化反應和組織學三方面進行跟蹤分析。歷時2-4個月。研究發現,外周血單核細胞不僅僅能夠消除β-淀粉樣蛋白在老鼠大腦的沉積,也能改善海馬區域負責的學習、記憶和運動技能。
外周血單核細胞可以通過吞噬作用消除死細胞和細胞碎片
研究人員認為,吞噬作用可能是外周血單核細胞消除β-淀粉樣蛋白的機制。重要的是,研究發現衰老的單核細胞對清除β-淀粉樣蛋白的效率顯著降低,可溶性淀粉樣前體蛋白(sSPPa)能夠恢復這些內源性衰老細胞的吞噬功能。
這個研究對于解析單核細胞治療阿爾茲海默癥的機制有推動意義。研究人員表示,未來將關注于,通過外周血單核細胞應用于細胞治療的好處、以及可能存在的副作用,例如分泌神經毒素等。利用外周血單核細胞治療阿爾茲海默癥患者,是否可行?這也進一步研究驗證。(來源:生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