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癌癥患者接受骨髓移植手術之后,起效的時間對于患者的康復效果來說就變得尤為重要了。健康的干細胞需要盡快從循環系統中進入骨髓發揮作用。為了達到這一目的,細胞需要找到血管與骨骼相連的縫隙。
來自賓夕法尼亞大學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的研究者們找到了讓這些細胞加速發揮作用的方法。就像三文魚回溯產卵一樣,一些干細胞能夠抵抗循環系統的流動,逆流而上進入骨髓中。

(圖片來源: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通過體外實驗,研究者們展示了這些細胞回溯的關鍵表面分子。對這一機制的理解能夠對干細胞移植療法提供更可靠的準備方案,使得手術效果更強,起效時間更短。
這項研究是由來自生物分子工程學系的博士后研究員Alexander Buffone等人,相關結果發表在最近一期的《Journal of Cell Science》雜志上。
該研究所關注的細胞叫做造血干細胞與前體細胞(HSPC),包括真正的干細胞,以及開始分化但依然保留進一步分化形成一系列不同的血細胞以及免疫細胞(例如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等)的能力的細胞類群。
Hammer等人研究了免疫細胞粘附以及在血管表面移動的機制。此前研究已經發現T細胞在受到化學信號刺激的情況下能夠抵抗血流方向,引導進入特定的部位發揮作用,因此作者們認為這些T細胞通過跨越血管壁,能夠達到炎癥信號的源頭,但又不會影響整個血液系統。
HSPCs會不會也采用相同的策略呢?利用HSPC混合細胞樣品,作者發現大部分細胞能夠向上游移動,之后,作者們研究了哪些類群的細胞更容易產生這樣的行為,以及背后有哪些因子發揮作用。
利用抗體阻斷的手段,作者發現一類受體是影響HSPC移動的關鍵因素,當這類受體活性被抑制之后,95%的細胞都難以向上游移動。
當然,這些結果還比較初步,但研究者們認為他們走在了正確的道路上,這一策略將有助于提升骨髓移植的效率與有效性。
資訊出處:Bone marrow transplant stem cells can 'swim' upstr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