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發布 | 自體臍帶血治療腦癱有了新突破
“我曾經有過帶兒子一起輕生的念頭,是臍血讓我看到了希望,給了我兒子第二次生命。”在第六屆中國臍帶血大會上,來自廣東清遠的譚女士含淚講述了3歲的兒子小波(化名)與疾病抗爭的故事。

臍帶血給患兒家庭新生力量
3歲男孩小波(化名)在2歲時還不會走路,后被確診為精神發育遲緩。突如其來的診斷讓年僅24歲的年輕媽媽譚女士措手不及,將來面臨的無論是身心的勞累還是長期高額康復費用,都讓她難以承受。她說,曾經有過帶兒子一起輕生的念頭,是臍血讓她們母子看到了希望,給了孩子第二次生命。
當打聽到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和韓國漢陽大學聯合開展的《自體臍血治療腦癱》臨床科研項目時,譚女士看到了希望,那份在孩子出生時存儲的臍帶血成為了點亮生命的“火種”。
小波于2018年1月12日成功進行了自體臍血回輸。6月21日醫生對他進行的評估顯示,他在運動方面進步較大,由不能走路到能走幾十米,認知理解力以及發音范圍方面都有進步。譚女士也反饋小波由不會模仿到會模仿,能聽懂指物,還能進行搭積木等較精細活動,她慶幸當初堅決為小波存下了臍血,是臍血給了整個家庭新生的力量。
自體臍帶血治療腦癱、自閉癥
將成為未來新趨勢
腦性癱瘓是兒童生長發育期常見的運動障礙疾病,其發病率約千分之2.5左右,我國每年新增腦癱患兒約4萬人。對于小兒腦癱,采用包括運動療法、電療、按摩、熱療、手術、藥物等傳統療法并不能改變腦損傷的結構破壞,只能一定程度上緩解肌肉痙攣和促進運動能力發育,部分糾正異常運動模式。因此國內外專家不斷探索開發新療法,而其中一個就是開展對腦癱患兒的自體臍血治療。
在日前舉行的第六屆中國臍帶血大會上就發布了一項自體臍帶血治療腦癱疾病的最新進展:廣東省婦幼保健院與韓國漢陽大學聯合開展的自體臍血治療腦癱臨床Ⅰ期試驗取得了突破,目前該項目已經完成對12例患兒自體臍血輸注,根據回院做評估的患兒情況以及家屬的反饋,患兒在認知、運動、發音、互動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進步。該方法開拓了自體臍血臨床應用的新領域,未來將成為治療腦癱的新趨勢。

世界首例臍帶血移植專家、臍帶血應用領域先驅Joanne Kurtzberg教授也在會上介紹了臍帶血治療自閉癥和腦癱的前沿研究。其研究結果顯示,自體臍帶血治療這類疾病是安全的,而且對患兒有明顯的療效。Joanne Kurtzberg教授表示,臍帶血在神經功能方面有多種效應,他們將會進行更多的研究以闡明臍帶血治療神經功能損傷的機理,來擴大臍帶血的臨床適應癥。

自從1988年首例臍帶血移植治療范可尼貧血成功后,數以萬計的臨床移植數據已經證實了臍帶血的價值。作為寶貴的生命資源,其在很多重大疾病的治療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治療效果也得到了臨床的肯定,更為患者帶來重生的希望。臍帶血的應用價值巨大,隨著進一步的研究,未來臍帶血在疾病治療方面將大有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