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發力!臍帶間充質干細胞助力新冠肺炎治療
間充質干細胞憑借著免疫調節機制、抗炎作用、修復受損組織以及低免疫原性等特性,在新冠肺炎重癥患者的救治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成為了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新希望。
在間充質干細胞的諸多來源中,源于臍帶華通氏膠和血管周圍組織中的臍帶間充質干細胞,因其取材方便,可獲取的細胞數量多、增殖能力強、免疫調節作用大,分泌細胞生長因子的總量高,便于擴增和傳代,同時又沒有配型、排異等問題,極其適合用于臨床研究和應用,是間充質干細胞的理想來源。
據中國臨床試驗注冊中心的查詢結果,截至3月11日,在中心注冊的臍帶間充干細胞治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臨床項目總計6項。
除此之外,近期,間充質干細胞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的救治中捷報頻傳。
2月21日,科技部副部長徐南平在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介紹,已有4例接受干細胞治療的新冠肺炎重型患者出院。據了解,獲治的4位重癥患者采用的是間充質干細胞。
2月24日,湖南省婁底市中心醫院首次在危重新冠肺炎患者身上輸注臍帶間充質干細胞進行治療,接受干細胞治療的兩位危重患者的肺部炎癥、肝功能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好轉,總體病情向穩趨好。
3月9日,據陸軍特色醫學中心(大坪醫院)介紹,軍隊重癥專家組成員、蔣東坡救治團隊在武漢泰康同濟醫院救治新冠肺炎病者中,在先前研究成果基礎上,開展間充質干細胞治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干細胞治療策略。其中10例重癥新冠肺炎患者采用此療法治療后,相關生命體征指標、全身炎癥反應指征和多器官(如肺、心和腎等)功能等均有了比較明顯的積極變化和改善,提升了患者救治有效性和預后,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治療指南提供了新方法和新模式。
截至3月11日,“中國臨床試驗注冊中心”注冊的臍帶間充質干細胞臨床試驗已超50個,我國通過國家備案的臨床醫療機構所備案的干細胞臨床研究項目近五成在使用臍帶間充質干細胞攻克難癥頑疾,治療疾病包括卵巢早衰、肺損傷、糖尿病、腦癱、肝硬化等,而隨著研究的深入,臍帶間充質干細胞有望在此次疫情中繼續貢獻力量。
(來源: 成體干細胞國家地方實驗室,中源協和訂閱號)